于谦都写过什么诗歌作品

共3个回答 2025-05-10 很丑很抢手  
回答数 3 浏览数 890
问答网首页 > 文学艺术 > 诗歌 > 于谦都写过什么诗歌作品
 醉凡尘 醉凡尘
于谦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、诗人,他的作品以诗歌为主,其中最著名的包括《石灰吟》、《咏煤炭》等。这些诗歌作品表达了他对人生、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。
于谦都写过什么诗歌作品
 自渐自惭 自渐自惭
于谦是明朝的一位著名诗人,他的诗歌作品以简洁明快、朴实无华著称。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,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关怀和忧虑。以下是一些于谦的著名诗歌: 1.《石灰吟》:这首诗是于谦的代表作之一,表达了他对石灰这一平凡事物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。诗中“千锤万凿出深山,烈火焚烧若等闲”描绘了石灰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形成的过程,形象地表达了不畏艰难、勇往直前的精神。 2.《咏煤炭》:这首诗通过对煤炭的描绘,表达了对勤劳人民的赞美和对国家未来的祝愿。诗中“黑炭生来本无名,只因磨砺见真功”寓意着即使是最平凡的事物,只要经过磨砺和努力,也能展现出自己的价值。 3.《石灰吟》:“千锤万凿出深山,烈火焚烧若等闲。粉身碎骨浑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。”这首诗表达了于谦对石灰这一平凡事物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。诗中“千锤万凿出深山,烈火焚烧若等闲”描绘了石灰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形成的过程,形象地表达了不畏艰难、勇往直前的精神。 4.《咏煤炭》:“黑炭生来本无名,只因磨砺见真功。愿君莫学寻常炭,为国为民做栋梁。”这首诗通过对煤炭的描绘,表达了对勤劳人民的赞美和对国家未来的祝愿。诗中“黑炭生来本无名,只因磨砺见真功”寓意着即使是最平凡的事物,只要经过磨砺和努力,也能展现出自己的价值。 5.《石灰吟》:“千锤万凿出深山,烈火焚烧若等闲。要留清白在人间。”这首诗表达了于谦对石灰这一平凡事物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。诗中“千锤万凿出深山,烈火焚烧若等闲”描绘了石灰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形成的过程,形象地表达了不畏艰难、勇往直前的精神。
 揪着往事 揪着往事
于谦是明朝的一位著名文学家,他的诗歌作品并不多,但其中一些作品却非常经典。其中一首著名的诗是《石灰吟》。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石灰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态度。 《石灰吟》全文如下: 千锤万凿出深山,烈火焚烧若等闲。 粉骨碎身全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。 这首诗通过描绘石灰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出来,然后被烈火焚烧而不惧的情景,表达了作者对于清白、正直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赞美。

免责声明: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,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,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。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、完整性、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、信息偏差、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,本网站概不负责。如因使用、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,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。

诗歌相关问答

  • 2025-05-10 诗歌比赛选什么诗才好听

    在决定诗歌比赛的选材时,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: 主题选择:选择一个具有普遍共鸣的主题,如自然之美、人生哲理、爱情与友谊等。这些主题能够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,使诗歌更具吸引力。 语言风格:选择适合比赛的语言风格,可以是...

  • 2025-05-10 为什么先学诗歌再学古诗

    学习诗歌和古诗是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步骤。诗歌和古诗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,还蕴含了深刻的艺术价值。通过先学习诗歌,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的韵律、节奏和意象,为深入学习古诗打下坚实的基础。以下是一些分析: 一、提升语...

  • 2025-05-10 诗歌不算什么类别的诗歌

    诗歌并不属于传统的文学类别,如小说、戏剧或散文。它更接近于一种艺术形式,通过语言的韵律、节奏和意象来表达情感、思想和美感。诗歌可以包含各种主题和风格,从抒情到讽刺,从古典到现代,从东方到西方。因此,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...

  • 2025-05-10 诗歌中什么叫互文的手法

    互文是一种文学手法,它指的是两个或多个文本之间存在相互引用、暗示、对话等关系。这种手法可以增强文本的深度和复杂性,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更多的联想和思考。例如,一首诗中可能会引用另一首诗中的诗句,或者一个角色可能会引用另...

  • 2025-05-10 现代诗歌为什么不像诗歌

    现代诗歌之所以不像诗歌, 是因为在形式与内容之间, 我们试图寻找一种平衡。 传统诗歌,如古诗或古典主义诗作, 往往遵循固定的韵律和节奏, 通过押韵和对仗来表达情感。 而现代诗歌,则更倾向于自由的形式, 不拘泥于传统,追求...

  • 2025-05-10 诗歌中的物象意象指什么

    在诗歌中,物象和意象是两个重要的概念。物象指的是诗歌中具体的事物或现象,如山川、花鸟等。而意象则是指诗人通过这些物象所表达的深层含义或情感,它往往超越了物象本身,具有更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。 例如,在李白的《静夜思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