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黑色卷耳兔
- 武汉中考语文文言文模拟题目 一、选择题(每题2分,共20分) 下列句子中,哪个词是古今异义词? A. 吾尝跂而望矣 B.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C. 其岸势犬牙差互 D. 自三峡七百里中 正确答案:D 解析:D项中的“犬牙”在古汉语中指的是像狗牙一样参差不齐的山势。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? A. 对偶 B. 排比 C. 拟人 D. 夸张 正确答案:C 解析: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包括对偶、排比和设问等,而拟人则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法。 以下哪句话不是出自《史记》? A. 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 B. 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 C.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. 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 正确答案:B 解析:《史记》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纪传体史书,而选项B中的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”出自《孟子》。 下列哪一项不是文言文中的常用句式? A. 宾语前置句 B. 定语后置句 C. 状语后置句 D. 主谓倒装句 正确答案:D 解析:文言文中的主谓倒装句较为少见,通常以陈述句为主,且主语往往位于谓语之前。 以下哪一项不是文言文中的常见词汇? A. 社稷 B. 社稷之臣 C. 社稷之重 D. 社稷之福 正确答案:C 解析:“社稷”一词在古代指代国家,但“社稷之重”并非常见词汇,应改为“社稷之臣”。 二、填空题(每题2分,共20分) 《岳阳楼记》中,范仲淹写道:“,。” 正确答案: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:这是范仲淹在《岳阳楼记》中的名句,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。 请写出以下古文中的句子并解释其含义: “予观夫巴陵胜状,在洞庭一湖。” 正确答案:我观看那巴陵的美景,全在于洞庭湖上。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对巴陵美景的赞美之情。 请写出以下古文中的句子并解释其含义: “舟已行矣,而剑气犹未泯。” 正确答案:船已经走了,而剑气依然存在。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精神的怀念与敬仰。 请写出以下古文中的句子并解释其含义: 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。” 正确答案:身居高位则忧虑百姓,身处偏远之地则忧虑君主。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关心民生疾苦的高尚情操。 请写出以下古文中的句子并解释其含义: “虽乘奔御风,不以疾也。” 正确答案:即使是骑快马,驾着风,也不觉得快。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、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。 三、阅读理解(共40分)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段,回答问题。 (文段内容略) 根据文段内容,回答下列问题。 (1)“余”是谁? (2)“余”为何事而来? (3)“余”在文中扮演了什么角色? 正确答案: (1)“余”是文中的主要人物,即作者本人。 (2)“余”因游览名胜古迹而来。 (3)“余”在文中扮演了叙述者的角色,通过第一人称的视角向读者介绍景物和历史背景。 根据文段内容,回答下列问题。 (1)“余”在游览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? (2)“余”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? (3)“余”的困难是否影响了他的游览体验? 正确答案: (1)“余”在游览过程中遇到了语言障碍和身体不适。 (2)“余”通过
-
放在心上过
- 在武汉中考语文文言文模拟中,考生们需要熟悉并掌握文言文中的常用词汇和句式。例如,考生需要了解常见的实词、虚词、成语和典故等,以便在考试中正确运用。此外,考生还需要熟悉文言文的基本句型结构,如主谓宾结构、定状补结构等,以及一些特殊的句式,如倒装句、省略句等。 在备考过程中,考生可以通过阅读一些文言文材料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。同时,考生还需要注重对文言文的翻译练习,以确保自己能够准确地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。此外,考生还可以通过写作文言文的方式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。 在考试中,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首先,要仔细阅读题目,确保自己理解了题目的要求;其次,要注意答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,避免出现语法错误或拼写错误;最后,要合理安排时间,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。
-
车水马龙
- 武汉中考语文文言文模拟试题 一、选择题(每题2分,共10分) 下列哪一项是《出师表》中表达诸葛亮对汉室忠诚的表述? A. “臣本布衣,躬耕于野” B. “臣死之后,望陛下怜之” C. “愿陛下托臣以幼子” D. “臣不胜受恩感激” 正确答案:D 在《岳阳楼记》中,范仲淹提到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这句话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? A. 个人主义 B. 功利主义 C. 爱国主义 D. 无政府主义 正确答案:C 在《桃花源记》中,描述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情景,以下哪一项最符合原文意思? A. “渔人欣然而入,见其村舍俨然,鸡犬相闻。” B. “渔人欣然而入,见其村舍荒废,鸡犬不闻。” C. “渔人欣然而入,见其村舍破败,鸡犬不闻。” D. “渔人欣然而入,见其村舍荒凉,鸡犬不闻。” 正确答案:A 在《赤壁赋》中,苏轼通过描绘大江东去的景象来表达什么情感? A. 对战争的厌恶 B. 对自然的赞美 C. 对人生的感慨 D. 对权力的追求 正确答案:B 在《醉翁亭记》中,欧阳修提到“太守醉归,宾客从之”,这里的“醉”字表达了什么含义? A. 快乐和自由 B. 悲伤和无奈 C. 放纵和无度 D. 疲惫和倦怠 正确答案:A 二、填空题(每题3分,共15分) 请写出《滕王阁序》中的一句描写景色的句子:“,。” 正确答案: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 请写出《游褒禅山记》中的一句描写山水的句子:“,。” 正确答案:其下平沙万顷,而予游戏其间。 请写出《小石潭记》中的一句描写环境的句子:“,。” 正确答案:隔篁竹,青翠可喜;水尤清冽,鱼戏其中。 请写出《岳阳楼记》中的一句描写人物的句子:“,。” 正确答案: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。 请写出《醉翁亭记》中的一句描写人物的句子:“,。” 正确答案:饮少辄醉,不知日之暮也。 三、简答题(每题10分,共30分) 请简述《岳阳楼记》中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含义及其体现的思想。 正确答案: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范仲淹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理想。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使国家能够更好地发展,人民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。这种思想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和责任感。 请简述《醉翁亭记》中“太守醉归,宾客从之”的场景描绘及其所蕴含的情感。 正确答案:在这个场景中,太守喝醉了酒,回到了自己的住所,而他的宾客们跟随着他一起回家。这个描绘展现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,同时也表达了主人与宾客之间的亲密关系。同时,这个场景也暗示了太守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。 请简述《赤壁赋》中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”的意境及其所表达的情感。 正确答案:这句话描绘了长江的壮阔景象,以及它带走的历史和文化。它表达了一种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。同时,它也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,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英雄的不朽。 请简述《醉翁亭记》中“太守宴客,宾主尽欢”的场景描绘及其所蕴含的情感。 正确答案:在这个场景中,太守邀请了他的宾客们到家中聚会,他们在一起饮酒作乐,气氛非常愉快。这个描绘展现了一种和谐的氛围,同时也表达了主人对宾客的尊重和欢迎。同时,这个场景也暗示了主人
免责声明: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,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,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。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、完整性、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、信息偏差、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,本网站概不负责。如因使用、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,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。
中考相关问答
- 2025-05-22 贵阳中考学校怎么选
选择贵阳的中考学校是一个需要仔细考虑和权衡的过程,涉及到多个因素。以下是一些建议,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: 了解学校的教育质量: 考察学校的师资力量,包括教师的学历、教学经验及教学方法。 了解学校的历年中考成绩,特别...
- 2025-05-22 怎么开体育中考免考
体育中考免考通常指的是学生在参加体育考试时,因为某些特殊情况而免除部分或全部考试。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和建议: 特殊健康状况:如果学生患有严重的健康问题,如心脏病、哮喘等,并且医生证明其无法进行正常体育活动,他们可能...
- 2025-05-22 为什么定心卷要中考
定心卷要中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 中考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方式,通过中考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。 中考成绩是升学、择校、就业等重要决策的依据,对于学生的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。 中考成绩也是家...
- 2025-05-22 武汉中考美术培训机构
武汉的中考美术培训机构为学生提供了专业的艺术教育服务。这些机构通常提供多种课程,包括素描、色彩、速写、设计等,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。此外,一些机构还提供线上教学服务,方便学生在家学习。在选择培训机构时,建议家长和学生考虑...
- 2025-05-22 中考体育加试多少钱
中考体育加试的费用因地区和学校而异。一般来说,费用可能在几百元到几千元之间。为了获得准确的费用信息,建议您联系您所在地区的教育局或学校了解具体情况。...
- 2025-05-22 江苏南京中考怎么坐
在江苏南京参加中考,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前往考场: 公共交通:您可以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前往考场。具体路线可以咨询当地的公交公司或地铁运营方。 出租车:您可以选择打车前往考场,费用会相对较高。 私家车:如果您有...
- 推荐搜索问题
- 中考最新问答
-
桀骜如初 回答于05-22
、゛春去秋又來 回答于05-22
谁愿许诺丶付我一世安然 回答于05-22
心盲眼瞎 回答于05-22
傲世万物 回答于05-22
又一年又三年 回答于05-22
若爱的牵强 回答于05-22
湾月清叽 回答于05-22
与日暮同辉 回答于05-22
一路向北 回答于05-22
- 北京中考
- 天津中考
- 上海中考
- 重庆中考
- 深圳中考
- 河北中考
- 石家庄中考
- 山西中考
- 太原中考
- 辽宁中考
- 沈阳中考
- 吉林中考
- 长春中考
- 黑龙江中考
- 哈尔滨中考
- 江苏中考
- 南京中考
- 浙江中考
- 杭州中考
- 安徽中考
- 合肥中考
- 福建中考
- 福州中考
- 江西中考
- 南昌中考
- 山东中考
- 济南中考
- 河南中考
- 郑州中考
- 湖北中考
- 武汉中考
- 湖南中考
- 长沙中考
- 广东中考
- 广州中考
- 海南中考
- 海口中考
- 四川中考
- 成都中考
- 贵州中考
- 贵阳中考
- 云南中考
- 昆明中考
- 陕西中考
- 西安中考
- 甘肃中考
- 兰州中考
- 青海中考
- 西宁中考
- 内蒙古中考
- 呼和浩特中考
- 广西中考
- 南宁中考
- 西藏中考
- 拉萨中考
- 宁夏中考
- 银川中考
- 新疆中考
- 乌鲁木齐中考